产品展示

产品名称:绿色发展 绿色创新 新政

来源:雷竞技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4-02-05 00:31:44

产品介绍:

  今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未来30年我国将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历史宏愿,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创新、绿色”是新发展阶段的主旋律。坚持创新在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能源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的能源环境困境更是世界上少有,油气资源短缺和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绿色高水平发展的最大瓶颈,慢慢的变成了威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对标碳中和目标,绿色原创性科学技术创新是关键。

  近二十年来,随着材料技术和测量手段进步到纳米尺度,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从宏观世界迈入微观世界,众多微观效应逐渐被发现和开发。等离激元效应(纳米场聚焦和所激发的热电子)是科学探索深入纳米微观世界发现的新现象,是当今世界上光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科学研究的最前沿的方向之一。等离激元是光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交叉融合形成的新科技,具有颠覆性和前沿性,对化工、材料等领域会产生重大革命性作用,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前瞻意义和战略支撑价值。等离激元技术在表面增强光谱、光催化、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光学传感等方向都存在广泛的应用,这一领域是必然要发展的领域,是面向绿色未来的科学。

  减碳或转碳及能源可再生或可制造生产是绿色发展题中之义,尤其是把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制造生产出绿色清洁能源,更是绿色高水平发展的一箭双雕之技。所以,利用等离激元技术治理二氧化碳,慢慢的变成了二氧化碳利用、制造生产清洁能源领域最前沿和热门方向。自2005年前后,欧美多国已相继展开研究。我国相关领域研究也正和国际接轨,2018年中科院物理所,2019年中国科技大学等都在等离激元催化原理和应用中做出了创新性工作。

  目前,我国已率先展开“治碳制能”领域的工业化进程。2009年,首次利用等离激元技术实现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多种长链烷烃,即:利用纳米催化剂的等离激元局域能量增强效应,以太阳光光(热)能或工业产生的余热为能量,以工业废气或空气中捕集获得的二氧化碳和非饮用水为原料,通过一步光(热)催化反应,温和条件下,合成汽油、柴油等长链烷烃组分的液态产物,以及天然气、乙烯等气态产物。是等离激元催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取得了多项原创技术,拥有的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垄断地位。这一绿色颠覆性前沿技术为人类从根本上破解能源环境困境带来了希望与可能。该技术产业化的经济可行性优势显著,产业链上下游有关技术协同完备,基本具备了进入大规模工业化阶段的条件。

  碳中和一方面需要清洁能源,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综合利用。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指明了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也给二氧化碳治理设定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等离激元应用是一种技术范式转移,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最早提出,其含义是指某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创新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使各种其他学科发生巨大的转变,进而给旧的产业体系带来革命性变化,进而开创全新领域和全新业态。

  建议将此项技术及其产业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范围,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出台该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列入国家绿色产业目录,研究制定二氧化碳收集、处理及所产油品销售的支持政策,形成技术产业良性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大持续创新支持力度,以现有科研团队及机构为核心,整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优质资源,组建“等离激元”国家实验室。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政府等建立“治碳制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集中力量对该技术和关联技术展开研发。将该技术纳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加大支持力度。

  全面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将该技术作为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的关键技术。煤电、钢铁、化工等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也是绿色化改造的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建议完善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将二氧化碳治理变成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治碳”成为企业新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治碳制能”技术产业中来,打造“绿色油田”,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梁云凤)